从“楼宇建设时代”迈向“楼宇运营时代”

2019年对于楼宇经济而言,注定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水岭”之年。楼宇经济2.0时代,一、二线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城市发展的兴奋点将转向如何让在过去大拆大建中建成的大体量楼宇不再闲置,如何让已建楼宇产出更高的效益。同样,人们不再攀比城市中高楼大厦的多寡、高低,而更看重城市的“经济密度”、物业的运营管理和楼宇的“亩产效益”。政府提供土地、开发商盖楼卖楼的粗放式发展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面这些都要靠楼宇运营来实现,需要城市运营商来提供。


驱动楼宇建设时代迈向楼宇运营时代的动力,源于三大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一:发展时代的“变革”,政府鼓励物业资产自持的政策倒,市场的成熟和金融创新的保障,使楼宇经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楼宇产品本身,而更关注多元化的服务、精细化的运营、平台化的整合,发展楼宇经济成为打造产业生态和产业环境的代名词。可以说,高质量发展的楼宇烃济2.0时代,必将引领城市发展从过去拼政策、拼上地、拼资金的“硬性肉搏”时代,向拼人才、拼资源、拼数据的“柔性博弈”时代转变。


影响因素二:产业政策的“变迁”。在楼宇经济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个城区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涉及奖励门槛、购(租)房、物业管理、特色楼宇、楼宇运营、楼宇改造、楼宇业主、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凡进即补”“凡优必奖”。但在“大气候”的宏观环境与“小气候”的财政风险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明显感受到了政策激励与政策预期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政策门槛的明显提高、政策趋向的明显分化,逐渐由之前的“普惠制”转向“定制式",加大了准人门槛、税收贡献度、全周期的运营管理上的考核力度,这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楼宇的“选商”能力。


影响因素三:办公模式的“变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打破了“8小时坐班制”的传统办公模式,许多“轻资产”企业只需短期租用、临时租用基至无须租用办公室,仅靠一台手提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商务成本。大约自2015年起,租期灵活、租金低廉、个性定制、服务完善的“联合办公”“柔性办公”“商务钟点房”“虚拟办公室”“众创空间”在国内兴起,除了引进的“洋品牌”,许多本土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一种趋势。新的办公模式的兴起,无疑将给商务楼宇的“房租客”、靠赚租金差价的“二房东”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楼宇的运营模式也随即发生了变化。